我无缘去淄博一游,但从淄博烧烤的热度不减中,可以揣测到那儿的不一般。到底“不一般”在哪儿?我不知道。
最近,司马南也去淄博品尝小烧烤了——这事儿是他在文章《司马南:脱口秀算什么?》中无意中透露出的。这篇文章是对笑果亵渎军人而作,对淄博烧烤只是顺着笔意带出来的。即便如此,他对淄博的几处细节描述,就足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了。
司马南说,“淄博市各个区机关事业单位,你随便进去上厕所”;还有,“城管不追着小摊贩满街跑,笑眯眯地给你拿凳子递东西”。
上厕所,这事儿虽然不大,但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却是大事。当老百姓内急寻厕所时,又有多少人会敢于闯进机关事业单位的?等级在那儿,威严在那儿,谁有胆量往那儿去方便?
淄博市却不一样,据司马南观察,你随便进去上厕所。这“随便”一词,已经解释和体现出官民之间的融合度了。
记得不久前,有官员微服出访穿条牛仔裤媒体都大加称扬,说这是亲民。但与“随便上厕所”相比,还是差远了。
再说淄博的城管。他们没有追着小摊贩满街跑,而是笑眯眯的待人。这又是一桩新时代的新鲜事。
评价一个城市是否有热度有温度,首要一点就是看这个城市的人,包括流动的人和管理这座城市的人。当城管满心要维护那顶文明桂冠,对着商户,尤其是小摊贩进行严管严控,甚至不惜赶尽杀绝时,城市是规范许多,清静许多,但是城市的热度减了,温度退了。难道我们要的就是这样的城市?
几天前,四川中江县两城管粗暴地驱赶一位卖枇杷的老人,引发了舆论热议,两位城管也受到了停职调查处理。这些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温度和容纳度问题。
司马南的眼光无疑是尖锐的,到了淄博,就关注到了这些细枝末节,从而感知了它的温度以及热度不减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