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的第一代农民工还在打工,60岁70岁的农民工还活跃在日结劳务市场,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。
在大兴马驹桥、朝阳双桥、顺义、通州等北京远郊区,存在不少自发的日结劳务市场,这其中不乏50岁以上的农民工活跃其中。
每当有人来找临时用工,往往会呼啦啦围上来一大群,其中60岁左右以及年龄更大的民工,日结100元都抢着去。那份热切和讨好巴结的眼神,看着让人心酸。
对于他们来说,有这100元,这一天的伙食和房租就有着落了。这还不是每天都有好运能找到雇主。在一碗面都要10多元的今天,可想而知他们会住在什么样的地方,每天能吃些什么。
近两三年,不少地方出台建筑行业“清退令”,禁止60岁以上的男性以及50周岁以上的女性从事建筑施工作业,有些工地还进一步收紧年龄限制。
那么,且不说他们挣钱是为了孩子还是攒钱养老,如果他们回到农村老家,靠什么生活呢?
靠种地还是那一百多元的补贴?种地,他们的身体还负担的起每天的劳作吗?又要干到什么时候是头儿?
一个不容忽视的数据是,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约2.93亿人,平均年龄41.7岁。而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27.3%,约7985万人。
再过十年,他们都将跨过60岁这个坎,成为超龄农民工,一旦城市务工受限,只能返回农村,必然将加剧他们的生活和养老困境。
好在,政策不断调整。2023年2月13日,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维护好超龄农民工就业权益。同时,也提到了全民社会养老生活保障。
希望具体的好措施尽快出台,稳固社会安定团结。
3亿农民工要养家糊口,必须尽快提高经济活力了。否则,他们,将何以养老?
#马驹桥收入下降的日结工们#